為貫徹落實《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快速走上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道路,推動民營企業做大做優做強,提出如下實施辦法。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科技創新重大決策和省委、省政府深入推進民營企業發展的部署要求,堅持積極引導、創新驅動、能力提升、高質量發展的總體導向,以完善政策服務破解創新瓶頸、以優化發展環境釋放創新紅利、以完善管理手段激發創新活力,通過政策引導、機制創新、項目實施、人才培養、優化體系、科技金融、軍民融合、國際合作等增強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吉林和促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ǘ┗驹瓌t。
一是以激發創新動力為重點。加強科技創新政策引導,釋放科技創新政策紅利,增強科技創新意識和信心,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動力。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為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松綁”、“減負”,鼓勵民營企業加強研發投入、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保護,推動民營企業形成更多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二是以提升創新能力為目標。將創新能力擺在民營經濟全局發展的核心位置,推動民營企業強化創新平臺布局,加快高端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匯聚,加速推動源頭性、引領型、競爭性的重大創新成果產出,構建引領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特色技術創新體系,整體提升吉林省民營經濟的科技實力和科技競爭力。
三是以適應市場需求為導向。發揮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作用,圍繞具有重大市場空間、較強競爭力的民營企業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和各類創新資源配置的選擇,按照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統籌布局人才隊伍、創新創業平臺、重點科技研發計劃,促進產學研用結合,建立開放協同創新機制,推動區域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
四是以支撐高質量發展為根本。落實新發展理念,突出科技引領,加快產業升級,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推動民營經濟適應國內外經濟社會環境的急速變化,以“鼎新”帶動“革故”、以增量帶動存量,促進民營企業的產品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二、主要任務
?。ㄈ┐罅χС置駹I企業深度參與科技計劃項目。
支持民營企業牽頭或參與從基礎研究的源頭創新到應用開發、從科技攻關到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從人才培養到科技服務能力建設的全鏈條創新活動。在項目評審、預算評估、結題驗收等環節更多吸收民營企業的管理專家和技術專家參與。將民營企業提出的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問題納入科技規劃和計劃,組織高校、科研單位與企業協同攻關。為民營企業牽頭或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重點研發專項等國家科技項目做好服務。
(四)積極支持民營企業建立高水平研發機構。
支持民營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共建省級重點實驗室、科技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支持民營企業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和社會化科技服務組織等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產業技術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工業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按照競爭擇優的原則,通過項目資助、后補助、股權、債權等多種方式給予引導扶持和合作共建,促進各類創新要素的有效集聚
(五)鼓勵民營企業發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探索有利于民營企業參與的產業技術創新合作模式,發揮行業民營骨干企業、轉制科研院所等主導作用,引導民營企業圍繞我省支柱產業、優勢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和產業發展內在需求,聯合上下游企業和高校、科研單位等建設一批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圍繞重點產業的民營企業技術需求開展協同創新,探索創新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硬件資源共用、知識產權界定清晰的合作運營機制與模式,推動民營企業參與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
?。┝Υ倜駹I企業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大力發展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加速器、星創天地等創新創業孵化載體,重點支持為我省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和基礎產業配套服務的特色鮮明、創客云集、機制靈活的專業化孵化器建設,提高優秀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獎勵標準,提升面向民營小微企業的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國家技術轉移東北中心、中科院長春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的水平與效率,支持民營企業牽頭建立科技成果檢測檢驗、集成與二次開發、技術示范推廣等服務平臺。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鼓勵民營中小微企業參與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吉林賽區)大賽、“創客中國”吉林省創新創業區域賽等活動,發揮創新創業的引導和示范作用。
(七)加強優秀創新型民營企業家培育。
加大對民營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開展現代企業制度、精益管理、轉型升級專題培訓,全面提升“吉商”經營理念、管理能力和法治素養。搭建與發達地區科技企業家交流的平臺,拓展企業家的視野和戰略謀劃能力。加強媒體輿論引導,開展系列宣傳活動,深入解讀國家和我省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優秀民營企業家先進事跡,宣傳優秀企業家精神,大力營造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和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在推動智能制造與精益管理并進中培養工匠精神,成就“吉林工匠”。
(八)加強民營企業創新人才培育。
積極發揮創新人才在民營企業科技創新中的關鍵作用。加速落實吉林省關于科技人才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創新型科技人才、現代農業科技人才、工業技術研發人才和其他領域科技人才培育。實行更加積極、開放、務實、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落實《吉林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關于支持吉林省打造新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合作協議》等吉林省與高校、科研單位合作協議,持續開展中科院院所進吉林等系列活動,建設院士工作站等合作載體,為民營企業引進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和培育人才及團隊創造條件。提高對創新人才的服務水平,鼓勵和支持開展人才管理改革,營造優秀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創新生態。加強醫藥健康產業人才培養,啟動“醫藥健康產業發展人才培訓基地”建設。
?。ň牛┘訌娍萍肌靶【奕恕逼髽I的培育。
支持持續進行研究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能力強、產品附加值高、質量效益好,“小而強”、“小而優”,發展潛力大,能夠成長為引領未來經濟發展新引擎的科技小巨人企業。到2020年,全省科技“小巨人”企業達到1000戶。對被認定的科技“小巨人”企業給予研發投入補貼、貸款貼息、貸款擔保、上市獎補等支持。支持更多的科技“小巨人”企業發展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到2020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0戶以上。
?。ㄊ┞鋵嵵С置駹I企業創新發展的各項政策。
完善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進一步明確、簡化政策落實流程,面向民營科技企業開展關于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技術交易稅收政策等政策培訓,最大限度釋放科技創新減免稅政策紅利。推廣實施創新券政策,開展創新券跨區域應用試點,支持民營企業利用創新券購買創新服務、降低創新成本。加大對重大創新產品和服務、核心關鍵技術的采購力度。通過產業創新等財政資金,支持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面向民營企業提供大型儀器和科研基礎設施的開放共享服務。
(十一)完善科技金融促進民營企業發展。
推進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建設,完善針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政策,探索面向民營企業的科技擔保基金的增信功能,提升金融服務科技型民營企業的質量和效率。開展知識產權質押,推進吉林省民營科技企業股改上市等融資壯大進程。以吉林省科技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和長春捷誠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有限公司為依托,先試先行,為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全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發債融資,探索發行“雙創”金融債券,為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的民營企業提供差異化的科技金融服務。
?。ㄊ┩苿用駹I企業參與軍民協同創新。
搭建軍工準入服務體系、信息服務體系和軍民融合統計服務體系的服務平臺,推動軍民合作對接,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精密儀器與裝備、航空航天、戰術車輛、智能裝備在役再制造、軍民融合產業強基工程、特膳食品和空天地海一體化大數據等重點軍民融合領域,開展軍民科技協同創新,以項目建設帶動產業發展,推動軍民融合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軍民兩用技術產品對接合作,促進軍民兩用科技成果雙向轉移轉化。
?。ㄊ┩苿用駹I企業開展國際科技合作。
面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加快國家技術轉移東北中心建設,引導民營企業參與中俄科技園等跨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的發展與建設,加強與國外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合作。支持國內行業骨干民營企業在我省設立研發機構。鼓勵和支持具備條件的民營企業開展海外并購、設立研發中心。
?。ㄊ模┮龑駹I企業支持基礎研究和公益性研究。
不斷完善多元化投入基礎研究機制,運用稅收等政策手段激勵民營企業增加基礎研究投入。激發企業家致富思源、服務社會的情懷,引導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引導民營企業通過聯合資助、慈善捐贈等方式,資助在基礎研究和公益性研究方面的科學研究活動。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依法合規發起或參與設立公益性創新創業基金,支持民間力量規范開展科學技術獎勵。
三、主要措施
?。ㄊ澹┘訌娭笇Х?。
加強對我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工作指導。加強對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相關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制訂落實政策路線圖,增強民營企業對政策的知曉度,增強政策獲得感。加強對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服務,搭建成果展示、產學研合作等創新服務平臺,開展項目培訓、人才推薦與評價等工作。
(十六)開展監測評價和總結宣傳。
結合實施國家創新調查制度,開展我省民營企業創新能力監測。發揮第三方評估機構作用,對我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情況進行跟蹤評價,依據評價結果及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及時總結我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典型、新模式和新機制,加強對我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成功經驗和突出成果的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