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各專項規劃配套政策解讀系列新聞發布會(三)
2019年5月10日(星期五)上午10時,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在省政務大廳三樓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會議的主題是解讀“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各專項規劃配套政策有關情況。
吉林省政府新聞辦于2019年5月10日(星期五)10時在省政務大廳新聞發布廳召開“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各專項規劃配套政策解讀系列新聞發布會(三),吉林省文旅廳副巡視員田云鵬解讀《關于推進“雙線”規劃實施的若干政策》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中國新聞社、國際在線、吉林日報、吉林廣播電視臺、中國吉林網、北方法制報等20家媒體23名記者參加新聞發布會。吉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楊紅軍主持了本場新聞發布會。
吉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楊紅軍:
各位記者:
大家好!歡迎參加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各專項規劃配套政策解讀系列新聞發布會。按照“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規劃工作職責分工要求,吉林省文旅廳主要負責落實《長通白延吉長避暑冰雪生態旅游大環線發展規劃》和《長松大白通長河湖草原濕地旅游大環線發展規劃》兩個規劃,也就是“一主、六雙”中的“雙線”規劃。今天,我們邀請到了省文旅廳副巡視員田云鵬先生,他將為大家詳細解讀《關于推進“雙線”規劃實施的若干政策》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請各媒體給予充分關注。
下面首先請田副巡視員介紹情況。
吉林省文旅廳副巡視員田云鵬: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感謝長期以來對我省旅游業發展工作的關注和支持。下面,我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雙線”規劃實施的若干政策》(簡稱“雙線”政策)作簡要說明和解讀。
一、出臺背景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優化區域協調發展空間布局的意見》(吉發〔2018〕31號)以及景俊海省長指示要求,打造“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推動實施《長通白延吉長避暑冰雪生態旅游大環線發展規劃》《長松大白通長河湖草原濕地旅游大環線發展規劃》(簡稱“雙線”規劃),加快構建我省旅游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促進“雙線”聯動“區域”帶動“全域”,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冰雪旅游強省、避暑休閑名省、新興旅居大省。根據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的實施意見》《關于推動避暑休閑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推進吉林省全域旅游發展的實施方案》,結合我省實際以及省直相關部門和單位提供的配套支持政策,我廳牽頭制定了《關于推進“雙線”規劃實施的若干政策》。
二、主要內容
“雙線”政策重點圍繞加快建設東部避暑冰雪生態旅游大環線和西部河湖草原濕地旅游大環線,加快構建核心帶動、節點支撐、多點呼應、區塊聯接、軸帶聯通、大循環小循環相銜接的區域旅游協同發展新格局,突出6個方面出臺了17條政策措施。
一是壯大旅游市場經濟主體。支持旅游企業發展壯大,針對旅行社、鄉村和工業旅游企業、旅游公共服務經營企業、旅游商品研發設計企業、冰雪企業等旅游市場主要經濟主體,依據《吉林省扶持涉旅企業發展獎補細則(試行)》,對發揮作用明顯、企業業績突出、工作成效顯著的涉旅企業,按照年度預算專項資金批準額度,分別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和補助,引導企業做大做強,激發企業市場活力,推動旅游產業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點;支持旅游景區質量提升,對新評定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一次性給予200萬元獎勵。
二是實施優惠的土地政策。確保旅游用地,明確對投資額達到10億元以上的省級重點旅游項目實行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點供”政策;實施建設用地分類管理,對利用現有山川水面建設冰雪場地設施,不改變地表形態、不壓占土地的,可按原地類進行管理;實行地價優惠政策,使用荒山、荒地、荒坡、荒灘等土地建設冰雪和避暑休閑產業項目,土地出讓底價可按不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開發成本和按規定應收取相關費用之和的原則確定。
三是加快旅游產業升級。升級項目質量,注重發揮產業專項資金的引導功能,對國家和省重大項目建設銀行貸款給予貼息支持。謀劃包裝一批5億元以上重大文旅項目,做到項目能落地、招商可洽談;升級產品質量,加快開發森林康養、水上運動、航空運動、休閑養生、山地穿越、研學實踐教育等新業態旅游產品。支持傳統旅游景區(點)完善和提升旅游要素功能,重點做好松原查干湖和大安嫩江灣5A級景區申報、集安高句麗5A級景區晉升、博物館旅游功能改造等工作;升級服務質量,加強景區、鄉村和工業旅游經營單位等級評定和復核工作,完成《自駕游安全管理規范》《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等地方標準制修訂;升級旅游品牌,支持“雪博會”升級,將“消夏避暑全民休閑季”“中國冰雪旅游盛典”等打造成全民關注、全民樂享的群眾性節事品牌;升級交通產品,鼓勵開通旅游專線,提高路網通行效率,除特殊路段外,具備條件的高速公路最高限速均放寬到120公里/小時。
四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特色旅游小鎮建設,對納入第一批省級特色產業小鎮創建名單并符合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特色旅游小鎮項目,予以資金扶持;支持公路建設,加快構建高品質的東部和西部高速公路旅游大環線,推動交通與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沿鴨綠江和圖們江、具有較完備旅游功能的東北邊境風景道;支持機場建設,加快推動機場基礎設施前期工作,明確機場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省級建設資金補助標準;支持鐵路建設,加快推進敦化至白河鐵路建設,加大施工組織進度,盡早打通長春至長白山地區的旅游快速通道。
五是加強稅收扶持。全面落實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持續加大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實力度,針對旅游企業經營特點,提出重點落實的具體優惠政策,充分釋放稅收紅利。
六是強化人才保障。深入實施“吉人回鄉”,吸引更多吉人回鄉就業創業,發展家鄉旅游業;組織專業技能培訓,選擇一批集中連片發展鄉村旅游的村鎮開展“送智下基層”活動,邀請專家上門集中開展專業培訓。依托國家冰雪旅游人才培訓基地,組織滑雪社會指導員等冰雪產業緊缺人才相關培訓,提升從業人員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政策創新
“雙線”政策主要創新點、亮點是“壯大旅游市場經濟主體”方面,通過“獎強扶優”“先實施后獎補”方式,積極支持旅游企業標準化建設、規模化經營、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專項資金的引導和激勵作用,確保資金使用精準、高效。
四、下步工作
一是加強組織保障。充分發揮全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作用,加強部門合作,主動作為、精準施力,持續深入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切實服務好旅游經濟發展。
二是做好宣傳解讀。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開展集中宣傳,整合重點媒體資源全方位、立體化深度宣傳,進一步推進省直各部門與各地政府凝聚工作合力,吸引各類市場經濟主體投資開發建設旅游項目。
三是爭取政策支持。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用足和活化現有政策措施的同時,積極爭取國家相關部委的政策支持,促進我省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旅游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
謝謝大家!
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吉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楊紅軍:
感謝田副巡視員。下面是記者提問時間。哪位記者要提問請舉手示意,在提問前請先介紹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體機構。
長春日報記者:請問田云鵬副巡視員,在“支持旅游企業發展壯大”方面,我們省具體有哪些舉措?
田云鵬:根據《吉林省省級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了《吉林省扶持涉旅企業發展獎補細則(試行)》,堅持“公正、公平、公開、透明”“獎強扶優”“先實施后獎補,不重復扶持”的原則,注重涉旅企業的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有效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激勵作用,積極扶持涉旅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旅行社企業的獎勵。對省內旅行社自主外聯入境旅游者(包括港、澳、臺地區),組織域外旅游者專列進入吉林省旅游和組織邊境旅游,全年累計達到一定數量的給予獎勵;對省內旅行社被評定為國家5A級和4A級、進入全國“百強”、全國旅行社集團“十強”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對省內旅行社在外省(市)設立分支機構,以省內旅行社為母公司組建旅行社集團,且滿足一定條件的給予一次性獎勵。
二是鄉村及工業旅游經營企業的獎勵。對重點支持發展的集中連片鄉村旅游點、高等級(4A級以上)鄉村旅游經營主體,新評定為5A級、4A級的鄉村旅游經營企業,新評定為國家金宿級、銀宿級的旅游民宿,新評定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吉林省工業旅游示范點的工業旅游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三是旅游公共服務經營企業的獎勵。對新評定為一級、二級、三級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經營企業,符合行業標準的自駕車營地經營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
四是旅游商品研發設計企業的獎勵。對被評為吉林省旅游商品研發中心或基地、吉林省旅游商品“一村一品”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對在國家和省級組織的旅游商品實物大賽、文創產品和旅游商品設計大賽以及特色旅游商品評選等活動中獲得金、銀、銅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五是冰雪景區、滑雪場及直通車運營商的補助。對在雪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運營的冰雪景區、滑雪場及直通車運營商,結合相關數據指標,按照年度預算專項資金批準額度,分別予以一定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中國交通頻道記者:請問田云鵬副巡視員,近兩年我省高度重視冰雪經濟,冰雪產業強勢崛起,“雙線”政策的制定實施又將對我省冰雪產業發展將起到哪些積極作用?
田云鵬:2018-2019年雪季,吉林人忠誠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和“大力發展寒地冰雪經濟,吉林要做好雪文章”重要指示精神,全省接待游客8431.84萬人次,同比增長16.08%;實現冰雪旅游收入1698.08億元,同比增長19.43%。
一是冰雪產業布局初顯成效。全省西冰東雪產業格局初步形成,長吉都市冰雪運動與休閑度假和大長白山冰雪生態度假兩個產業集聚區效應顯現,長春、吉林和長白山區域(延邊、白山、長白山)冰雪旅游收入占全省的87.5%。
二是大中型雪場支撐作用明顯。全省34家營業雪場接待人次294.9萬,占全國比重14.97%;滑雪度假區接待人次連續領跑全國,萬科松花湖56.6萬,同比增長46.8%,接待量全國雪場排名第一。北大壺49.6萬,同比增長60.5%,增速居全國大型雪場之首。長白山國際度假區42萬,與去年持平,三大滑雪場接待人次位列全國三甲。長春廟香山、長白山和平、魯能等滑雪場接待人次增長均在40%以上。
三是宣傳營銷效果凸顯。“在北京下一場吉林的雪”“吉林有約·全民做冬”持續發酵,北京首次超過遼、黑,成為占比最高的客源省份,達到8.3%,增長2個百分點。
四是節事拉動作用增強。瓦薩滑雪節帶動長春1月游客接待量翻番;冬捕節帶動查干湖雪季接待人次140萬,增長132.6%;全省旅游景區雪季接待人次的40.3%均是節慶活動引流。
五是冰雪政策保障驅動有力。首次實現專項資金對流量冰雪景區(雪場)和冰雪直通車的獎補;長白山景區冬季門票免費,長春、吉林、延邊、白山等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強力推進中小學生和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上冰雪,鼓勵居民免費滑雪;省內冰雪旅游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71個百分點。
中國旅游報記者:請問田云鵬副巡視員,在“雙線”規劃實施過程中,如何較好發揮和充分放大配套政策支撐作用,推動我省避暑休閑產業的快速發展?
田云鵬:發展避暑休閑產業,是吉林人忠誠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又一生動實踐。2018年避暑季,全省接待游客11440.75萬人次,同比增長14.09%,實現避暑旅游收入2093.49億元,同比增長19.02%,占全省旅游總收入的48%。但相比冰雪產業,避暑休閑產業體系尚未形成,產品特色不突出,“山水林田湖草”等資源利用不充分,為此,我們將會同各地各部門共同做好以下8個方面工作,全面推進避暑休閑產業發展。
一是推進項目建設。落實省委、省政府“一主六雙”各項配套政策實施和項目建設年工作部署,建立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加快推動項目生成和落地。
二是優化提升傳統業態。重點打造長白山避暑休閑旅游目的地,建立聯動發展機制;統籌河湖避暑產品綜合開發,實施精品化工程;加快森林避暑產品開發,破解林業產業建設用地、業態開發等轉型難題;推動要素集聚,實現“產品導向”向“消費導向”升級。
三是發展新興業態。重點推動避暑康養、研學旅行及新業態融合發展。
四是壯大文創產業。推動避暑休閑文化生成,開發具有吉林特色的避暑休閑文創產品,以演藝為突破口,豐富夜游產品,組織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
五是做好品牌營銷。以“第三屆消夏避暑全民休閑季”為主線,以“生態休閑、文化消夏”為主題,以“活躍市場、提振消費”為工作目標,統籌策劃全省消夏避暑節事活動和目的地營銷,釋放消費活力,助力經濟騰飛。
六是創建全域旅游。啟動全域旅游規劃編制,加大政策扶持,開展省級評定,推薦具備條件的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試點通過國家驗收。
七是強化支撐保障。主要是土地、稅收等政策和交通、“廁所革命”及服務體系建設方面。
八是夏冬聯動發展。協同推進和落實冰雪產業發展“十大工程”,做好10月雪季前期營銷和相關組織準備工作,籌辦第四屆雪博會。
中新社記者:請問田云鵬副巡視員,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臺的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我省在涉旅企業方面如何用足用好相關稅收政策,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和負擔?
田云鵬:財政部、稅務總局出臺了《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對于旅游企業來說,優惠多、力度大,大多數旅行社、景區景點、鄉村和工業旅游經營單位、旅游規劃設計公司等旅游企業單位都符合基本條件,將有效降低企業負擔。例如: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而且,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按50%的稅額幅度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優惠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配合稅務部門,共同做好稅費政策宣傳和解釋工作,讓國家出臺的稅費優惠政策廣為人知,讓納稅人真正享受政策紅利。
吉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楊紅軍: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