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成果新聞發布會
2021年9月30日(星期四)9時,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會議的主題是介紹第十三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成果有關情況。
李壯: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第十三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已完成全部日程,圓滿閉幕。本屆博覽會以“攜手東北亞,共謀新發展”為主題,內容豐富、成果豐碩。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了東北亞博覽會執委會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許才山先生,他將向大家詳細介紹本屆博覽會取得的重要成果,請各媒體對新聞發布會的內容充分關注和深入報道。
下面,請許才山先生介紹情況。
許才山: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
第十三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已經勝利閉幕。我們在這里召開新聞發布會,主要目的是向新聞媒體朋友們通報本屆博覽會取得的收獲。第十三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以“攜手東北亞,共謀新發展”為主題,于9月23日至27日在長春舉辦,內容豐富、成果豐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本屆博覽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楊潔篪主任出席博覽會開幕式暨第十一屆東北亞合作高層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提出了“深化經貿合作、推動產業合作、加強數字領域合作、開展民生合作”等四點建議,贏得各方認可,形成廣泛共識,進一步激發了東北亞合作新潛力、開辟了東北亞合作新空間。
現在,我代表東北亞博覽會執委會,向大家通報一下本屆博覽會的亮點和主要成果。
一、多國政要云集匯聚,中外客商看好東北亞開發開放新機遇。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聚焦區域共同繁榮發展、匯聚力量,持續放大東北亞博覽會溢出效應,全力打造新時代國際合作重要平臺。國外政要方面,蒙古國、朝鮮、韓國、日本、俄羅斯、意大利、芬蘭等國官員先后通過線上視頻或書面等方式發表致辭,均希望能夠繼續加強東北亞地區間在經貿等領域合作,謀求新的發展。日本、朝鮮、俄羅斯、韓國、蒙古國等駐華使節到博覽會現場參會。共有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副部(省)級以上政要46人參會。國內政要方面,中央外辦、商務部、國家發改委、中國貿促會、外交部、工信部、文旅部、國務院國資委、海關總署、全國對外友協、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和全國工商聯等12個部委和中直機構9位副部級以上領導同志,浙江、山西、內蒙古等12個省(區、市)10位副省級以上領導同志到博覽會現場參會。參會客商方面,共有來自51個國家和地區的2萬余名客商線下參會。其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79戶,大型跨國公司56戶,央企30戶,中國500強企業48戶,民營500強企業27戶,知名金融投資機構153家,國內外商協會224家,國內外經貿代表團組160個,采購商620家。博覽會平臺的影響力和吸引力逐漸提升,“朋友圈”進一步擴大。
二、辦會模式繼承創新,會議論壇展現東北亞共謀發展新氣象。本屆博覽會堅持守正創新理念,在前十二屆基礎上有繼承、有深化、有創新。成功舉辦主論壇,即第十一屆東北亞合作高層論壇。延續舉辦第二屆東北亞地方合作圓桌會議、2021東北亞工商合作論壇、第二屆東北亞電商峰會暨商務部“數商興農”進東北(吉林)、東北亞產業園區對話會、第三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法律論壇5項活動。博覽會交流合作成果顯著。一是夯實合作機制。東北亞地方合作圓桌會議,以“連通市場資源,共同打造東北亞海洋經濟合作圈”為主題,聚焦經貿投資、互聯互通、海洋經濟、能源環保、文化旅游等多領域開展交流合作。各國地方政府代表一致通過了《長春倡議》。東北亞產業園區對話會,圍繞“加強東北亞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主題,在建立區域經濟一體化,建立東北亞產業鏈、深化產業園區合作,提升區域聯通水平、分享發展經驗等方面挖掘合作機遇,推動東北亞產業園區創新發展。東北亞工商合作論壇,與會各方就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對接本國發展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加強商協會間合作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達成《2021東北亞工商合作論壇共識》。東北亞電商峰會暨“數商興農”進東北(吉林),以“數字生態 協同賦能”為主題,貫徹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與會各方深入交流對接,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推動東北亞地區電子商務加快發展。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法律論壇,以“中國-東北亞法律查明與交流合作”為主題與會各方進行深入研討,并開通中國貿促會企業跨境貿易投資法律綜合支援平臺(貿法通)日韓蒙俄四語種熱線,提供常態化服務。二是強化對口合作。著眼于服務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增設長三角浙商走進吉林暨“吉遇浙里”東北振興科創投資合作推進會、空間科學與應用產業化與標準化論壇、吉林-深圳智慧城市建設推介對接會、中國(山西)-東北亞經貿合作推介會、吉林(長白山)“雙招雙引”座談會5項配套會議活動。推動建立多項多雙邊經貿合作機制,促進我省與相關地區在經貿、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領域開展務實交流合作。同期舉辦的2021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和跨國公司吉林行有1000多位500強企業和跨國公司高管出席論壇,9月29日,第六屆吉商大會開幕,來自全球500多位吉商、專家學者出席大會,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言獻策,紛紛表達與吉林開展全面合作的強烈意愿,達成一系列務實合作成果。
三、促進重大項目簽約,經貿交流結出東北亞務實合作新碩果。共簽訂國際、國內合作項目111個,總投資額1962億多元。其中,合同項目98個,合同引資額1171億多元。較上屆增長110.69%;協議項目13個,協議金額791億多元。簽約項目遍布全省各地,項目領域涵蓋一二三產業,包括新能源及清潔能源、新材料、醫療康養、綠色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文化旅游、汽車及零部件加工、石油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及高新技術、冶金建材、輕工紡織、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優質的項目。
四、展覽展示亮點頻出,高尖產品盡顯東北亞各國企業新形象。為適應疫情防控的需要,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辦會方式,本屆博覽會專門設立科技創新主題館,首次設立汽車館和新媒體直播館,同時還設立東北亞國家館、吉林館、省區市館、進口商品館,共計7個展館,并通過線下實體展館和線上VR展館兩種方式展現。線下展方面,7萬平方米的線下展區共有1001戶境內外企業和機構參展。其中,來自東北亞、歐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澳臺等36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企業和機構321戶;來自浙江、山西、內蒙古等15個省(區、市)的參展企業和機構263戶;來自省內參展企業417戶。科技創新館,空間科學展區圍繞空間科學與應用領域成果轉化,重點展出空間站科學實驗艙平臺、空間站光學艙平臺、國家級創新平臺以及部分科技成果;智慧交通展區見證中國在高鐵、快速鐵路和城際交通等方面的技術成就和發展前景,北京交控、鐵科院、德爾肯、武漢金鷹等行業領先企業齊聚一堂;大數據、人工智能、5G+8K展區展示企業研發“高科技”,海能達、大疆無人機和奇安信等知名企業參展,突出應用技術體驗和人機互動;工業互聯網、新能源展區,匯聚華為、科大訊飛、威立雅等優質企業,分享新技術、新設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吉林館設置了省情、地市州和文旅三個板塊16個展區,向廣大觀眾全面展示“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以及各地資源特點、人文特色、自然稟賦、建設成就、重點產業和文旅發展成果等,充分展現大美吉林、生態吉林、開放吉林、活力吉林的無限魅力。首次設置的新媒體直播館,光影體驗區采用新媒體技術將光影技術與吉林省的四季自然生態景觀融為一體,增強了參展觀眾的體驗感、參與感和互動感。同步上線云上展,發揮云展示、云引流、云互動、云洽談的作用,突破線下展空間限制,實現從“面對面”到“屏對屏”的轉變,把“生產商→參展商→采購商”各個產業鏈緊密連接在一起,大大增強電子商務的服務能力,云上展上線企業1832家,展品16600余件,總訪問量突破21萬人次,實現客商“云上”洽談、觀展。
五、服務保障嚴謹細致,全方位提升博覽會嘉賓參會新體驗。牢固樹立底線思維,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實舉措,認真扎實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大會招募志愿者150余人。在疫情防控方面,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強化測溫、驗碼、消殺、核酸檢測等針對性防疫措施,有效防范疫情風險,實現了疫情不輸入、不擴散、不反彈、零發生的目標;在網絡安全風險防范方面,保障線上線下博覽會安全順暢;在公共安全保障方面,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保障,嚴密組織、細化分工、密切配合,做到無死角、無漏洞;在接待服務方面,落實落細嘉賓食宿、出行、參會、觀展等各環節的協調銜接,為與會嘉賓提供了細致周到的高質量服務。
各位媒體朋友們:本屆大會雖然已經落下帷幕,但是東北亞博覽會這一重要的交流合作平臺還將長期持續發揮作用。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第十二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賀信和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不斷鞏固、擴大東北亞博覽會各項成果,加快推動東北亞區域合作走向更高水平。在此,衷心感謝國家領導、各國政要、相關部委、兄弟省市、嘉賓、企業和廣大防疫、安保、志愿者等同志和工作人員對本次大會給予的關心支持幫助和付出的優質高效勞動!衷心感謝新聞媒體全面深入、生動詳實、精彩紛呈的報道,本屆博覽會共有92家中外媒體800余名記者參與報道,累計報道3000余篇,形象生動地講出東北亞博覽會故事,給與會嘉賓和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美好印象,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關注東北亞區域合作、繼續講好東北亞博覽會故事,支持吉林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最后,祝愿各位記者朋友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同時我們相約2023年第十四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再見!
李壯:
感謝許才山先生。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