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鼓頻敲催征程 分秒必爭搶工期
——我省在建高速公路項目現場走筆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蟄伏一冬的“鋼筋鐵骨”在高速建設工地上蘇醒。3月初,我省在建高速公路的施工現場一片繁忙。白山至臨江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以下簡稱“白臨項目”)遁地掘進,全線7座隧道全部復工;松江河至長白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以下簡稱“松長項目”)高速推進,1247人奮戰在建設一線;長春都市圈西環項目大步前進,36個工點實現復工,隨著氣溫回升,轟轟隆隆的機械聲、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在吉林大地回蕩,白山松水間響徹吉林交通復工復產的脈動強音。
掘進?鑿山破石蓄力前行
白臨項目起自白山市渾江區,終至臨江市。主線全長44.293公里,連接線全長3.484公里,項目主線橋隧占比高達48.632%,在全省范圍內橋隧占比最高。走進白臨項目01工區河口隧道施工現場,穿過兩層厚厚的保暖軟簾,直行片刻,在昏暗隧道的盡頭,拱頂的探照燈分外密集,工人們站在橢圓形的腳手架上,抵住鑿巖機,在轟鳴聲中掘進,安全帽檐下滾落的汗珠在防塵口罩上洇出深色痕跡。
白臨高速項目的隧道施工有序進行中。
“河口隧道施工單幅長度1.7公里的現場,自復工以來,就進入了攻堅階段,投入施工作業人員119人,配備機械設備87套。河口隧道為雙洞單向掘進,通過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實時監控36個安全風險點,確保施工安全質量可控。”白臨項目01工區生產經理楊光介紹。
在03工區老嶺隧道出口,這里同樣是一片繁忙景象,大型挖掘設備的轟鳴聲不絕于耳。走進隧道內,作業臺車緩慢而堅定地向前掘進,刀盤在巖壁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跡,碎石和泥沙被源源不斷地傳送出來。隧道的兩側,工人們忙碌地進行著支護作業。他們戴著安全帽,穿著反光背心,手持電焊槍,火花四濺。一根根鋼筋被焊接在一起,形成堅固的支架,牢牢地支撐著隧道的頂部和側壁。吉高路建白臨項目03工區生產經理李振雨說:“目前,老嶺隧道進出口的左右洞共4個作業面已全面啟動,投入施工作業人員共計226人、施工機械192臺套。”
白臨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早在2月10日就已吹響復工復產沖鋒號,全線7座隧道18個工作面全部復工。“目前,已到位199名管理人員、837名施工人員,1043臺機械設備完成檢修調試并投入使用。其中橋梁樁基、隧道掘進、碎石土加工等工序已率先進入正常生產節奏。”吉高建投公司白臨項目指揮長王威說。白臨項目在2025年計劃完成投資17.2億元,力爭路基工程累計完成73%、橋涵工程累計完成69%、隧道工程累計完成64%,并實現路面、房建、綠化等工程全面啟動,項目建成后,將結束臨江市不通高速的歷史。
運轉?高效配合有序推進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在我省交通建設的版圖上,松江河至長白縣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迎來了關鍵的復工節點,再次奏響了交通強國建設的激昂樂章。松長項目路線起點位于撫松縣東崗鎮果松村,通過池西樞紐立交與撫長高速銜接;路線終點坐落于長白縣馬鹿溝鎮沿江村,設長白連接線與環城路相連。項目主線全長114.543公里,其中主線橋梁多達48座,隧道12座。
長春都市圈西環項目正在進行挖土方作業。
在松長高速項目04工區的2號拌合站,一眼望去數個混凝土攪拌罐赫然矗立在站內,一輛輛混凝土攪拌車有序出入。“精確計量 科學管理”幾個大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工人們以精準為標尺,嚴格把控每一份原材料的配比,讓沙石、水泥、粉煤灰等在機械的運轉中,交融成建設高速坦途的堅實力量。工作人員現場演示了運用電腦全自動恒應力試驗機對混凝土質量進行檢測,展示了恒溫恒濕室內的混凝土樣本,以高標準的要求、科學化的方法為松長高速施工奠定良好基礎。他們用一絲不茍的態度踐行著對工程質量的承諾,為人們鋪就通向遠方的希望之路。
這個拌合站在去年就已經建成投入使用,它肩負著為項目兩個隧道、一個特大橋、一個大橋供應混凝土的重任。該拌合站設計產能每日2000方,供應總量達40萬方。04工區項目經理于少柏介紹:“目前,該工區已進場440余人,機械設備230余臺套,隧道工程已全部開工,橋梁樁基工程也已正式開始施工。”
一輛輛混凝土攪拌車在工區有序出入。
從04工區驅車40分鐘,來到松長項目06工區元寶山隧道,建設現場火熱。06工區執行項目經理李博瀚介紹道:“項目復工以來,項目部迅速組織人員返崗,積極調配機械設備,全力推進工程建設。大家各司其職,有序開展各項工作。挖掘機、裝載機、運輸車輛聯合作業,各項施工任務正按計劃有序開展。”截至目前,松長項目已進場管理人員551人,進場施工人員1271人,進場設備1190臺/套。各工區作業點能開盡開,路基挖石方、橋梁樁基、隧道開挖、二襯及仰拱等共計19個作業點相繼復工作業生產,吉高建投公司松長項目指揮部高級工程師李海威說:“預計今年年底,我們路基工程累計完成75%,橋涵工程累計完成65%,隧道工程累計完成65%。”
松長項目建成后,將結束長白縣不通高速的歷史,從行車角度來看,從池西互通到長白縣走國道用時需要2小時15分左右,松長高速的建成可以將通車時間縮短至1小時左右,極大地節省行車時間,并提高行車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松長高速公路建設現場,推土機和貨車正在聯合作業。
沖刺?搶抓工期全力以赴
在伊通境內的長春都市圈西環項目01工區鋼筋加工廠施工現場,電焊槍迸濺藍色“星雨”,鋼筋切割器噴吐橙紅色“火舌”,安全員蹲下身子拿出量尺仔細核對鋼筋參數。一旁的瀝青拌合站,鋼結構的廠房框架已初顯規模。挖掘機和運輸車等機械設備有序作業,工人們頭戴安全帽、身著醒目的工作服,在場地間忙碌穿梭。
整個工區的施工現場正在有序開展路基挖石方、填石方、碎石土加工以及橋梁鋼筋加工等工作。吉高路建長春都市圈西環項目01工區項目經理田海波說:“按照指揮部統一部署,01工區早在2月13日全體人員及勞務隊伍進場,目前路基復工點13處,碎石土加工點2處,鋼筋加工點3處,橋梁施工點3處。下一步,落實混凝土拌合站、瀝青拌合站、水穩拌合站的檢修安裝等工作,為全面復工復產提供有力保障。”
在長春都市圈西環項目02工區施工現場,這里正在進行路基土石方運輸施工,挖掘機的長臂不停起落,似有力的臂膀,精準地挖掘著黃褐色的泥土,每一次作業都揚起一陣煙塵,彰顯著施工的力度。吉高路建長春都市圈西環項目02工區項目經理齊生福介紹:“我們段內運輸車輛大約有240輛,配合挖裝大型機械15臺左右,人停設備不停的24小時作業模式,日運輸量近1萬立方米。”
工人們在鋼筋加工廠里忙碌工作。
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們在各個崗位上忙碌奔走,他們或指揮機械,或檢查作業情況,黝黑的臉龐上滿是專注與堅毅,眼神中透露出對工程順利推進的堅定信念。卡車一輛接著一輛在施工現場穿梭往返,司機們全神貫注,熟練地操控車輛,及時將挖掘出的土方轉運至04工區。吉高建投公司長春都市圈西環項目副指揮長趙義介紹:“預計到今年年底,長春都市圈西環項目路基工程累計完成90%,橋涵工程累計完成90%,路面工程累計完成50%。”長春都市圈西環項目正以“起步即沖刺”的緊迫感,搶抓工期、嚴控質量,確保2025年年度計劃順利完成。
春潮奔涌處,吉林交通人正以沖鋒姿態、昂揚斗志,將高速公路復工復產干得更實,將交通重大項目建設推得更快,奮力為全省經濟一季度實現“開門紅”和吉林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當好開路先鋒。(鄒鵬亮)